博兴县第一小学介绍

学校简介1997年2月,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春风,博兴县第一小学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占地面积254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50人,教师146(小学)人。校园建筑现代、典雅,文化内涵丰富,拥有网络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创造室、实验室等多个功能用房,设备先进,教学设施完善。   学校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以德强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为工作思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建学习型校园,锻造一流师资队伍,使大批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51名,市、县十杰、十佳等称号获得者8人,获得15节国家级、100余节省级优质课或公开课。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工作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科技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作文、科技、书画作品有300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获奖,学生发明的“多功能课桌椅”、“儿童车座”等获国家专利,并多次到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乒乓球上楼梯等创新设计在中央电视台奇思妙想节目中播出。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生命线,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一批富有地方色彩的校本课程如“董永故里”、“吕剧之乡”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为学生走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先后有三十余人获得“县优秀少先队员”、十余人次获得“县十佳”、“县百佳”,七人获得“市十佳”、“市小英才”,三人获得“宋庆龄基金奖”、三人获“山东省十佳”、“省明天之星”、三人获得“齐鲁小名士”等荣誉称号。。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使学校工作倍添活力。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国家教科委九.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规范化学校、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级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全国、省级荣誉称号40余项,连续五年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学校办学事迹先后在《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刊物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进行报道。 办学历程为适应博兴县城区建设和发展,解决学校数量少,班额大等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局限,1996年5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原博兴县西谷王村小学原址的基础上,新建博兴县第三小学,扩建后学校占地面积23843平方米。学校地处西谷王村内,博城四路东段,后编为博城四路115号。   1997年3月,负责具体筹建事宜的原博兴县实验小学校长周奎齐同志调入博兴县第三小学任校长,高桂荣同志任副校长,开始新校的修建筹划工作和当年招生办学工作。在县委、县府、县人大、县政协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教育局和学校加紧建校进程,博兴县第三小学于1996年5月破土动工。筹建人员协调各种关系,克服种种困难,1997年5月,利用连廊贯通的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12200平方米,教学楼面积5432平方米,办公楼面积2929平方米,实验楼2660平方米。各功能楼分别为四层建筑,外贴雪白的霹雳砖,光洁明亮的大理石地面,浑圆粗壮的立柱,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当时最高规格,每一间教室内都配备了“四机一幕”,暖气、白炽灯、电风扇、百叶窗等设施一应俱全。崭新的楼房像一艘扬帆的航母,高档的设施令时人艳羡。博兴县第三小学成为博兴县重视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博兴县教育界的一个亮点工程。   1997年2月24日学校正式开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盼下,1997年3月29日,学校隆重举行了首次开学典礼,并将学校更名为“博兴县第一小学”。从此,作为博兴县教育事业、甚至是滨州市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博兴县第一小学开始了她光辉的历程。   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入使用的预期目标,按照博兴县教育委员会的筹划,原实验小学的部分学生根据地域规划迁入博兴县第一小学就读,当时共有22个教学班,学生1300余人,学校实行五年学制教育。首批调入博兴县第一小学的教师共有96名,一部分是原来实验小学的骨干力量,一部分是经考试、考核,从应聘的全县300余名教师中择优选调的,全体老师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学校是新的,学生是新的,老师是新的,博兴县第一小学一切都是全新的。   建校初期,并非所有设施全部到位。新入校的老师们既当教师又当工人,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快让学校步入快速发展的渠道,他们搬砖铺路面,持刷涂油漆,为了尽快建成操场投入使用,老师们自己联系车辆、购买砖头将学校原来的大坑填平,压实。许多年轻教师刚刚从乡镇调上来,没有房子,饿了,就到街上的小吃店买点填饱肚子,累了,他们就在办公室的连帮椅上稍作休息,为了学校的发展大计,许多老师抛下嗷嗷待哺的婴儿,许多老师不顾自己身体的劳累,许多老师舍弃了和恋人的花前月下,许多老师远离了父母关切的目光,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来。   1997年5月份,学校硬化、绿化工作全部完成,同时实现了校内闭路电视的联网,成立了红领巾电视广播台和电视台,设计并安装了全区唯一的学校电视演播台,购置了摄、录、非线性编辑和演播系统。   6月份,购置了省内档次最高、数量最多的586微机116台,同时安装了两个微机教室。十月份,学校锅炉房、茶水房、单身教师宿舍楼建成。1998年6月,学校250米跑道的高标准操场建成。   博兴县第一小学建校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当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上级高度好评和社会信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缓解学前班班额大的教学压力,1997年12月,学校投入36万元,建成了学校第一所幼儿园,校内幼儿园建成,实现了一小教学区大团圆的喜人局面。   1998年9月底,学校1#、2#教职工宿舍楼工程全面启动,99年底建成并交付使用。学校于1999年8月率先在全县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探索,当年招收近百名寄宿生。   1999年7月,周奎齐校长调任县实验中学任校长、书记,高桂荣同志升任博兴县第一小学校长,书记。高桂荣任校长后,保持了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确定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大力倡导“求实、求精、求深、求新”的工作作风,学校工作蒸蒸日上。   2000年投资70余万元完善校园网络,拥有计算机150余台,做到了教师人手一台微机。2001年初,由于教职工增加,学校采用集资建房的办法,修建3#教职工宿舍,共36套,建筑面积11640㎡,2002年初交付使用。与此同时,为了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校领导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在学校宿舍区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学校的第二所幼儿园,高质量的办学条件,吸收了附近800余幼儿就读。至此,博兴县第一小学教学、办公、生活等用房完全建成。   2002年建成全市唯一的高标准人工草皮操场。2003年入主兴福,在兴福建设了学校的第三处幼儿园,当年招生300余人,为乡镇幼儿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服务。   学校于2002南8月份改为学制六年。截止到现在,教学班增加到52个,加上三处幼儿园学生总数达到2717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全日制学校。至2005年秋季达到每个年级8、9个班的饱和状态。各年招生班级和人数如下(中途因转进转出学生人数有少量变化):   时间 班数 人数 时间 班数 人数   97年 22 1306 2002年 49 2313   98年 30 1504 2003年 49 2561   99年 30 1704 2004年 49 2629   2000年 31 1819 2005年 51 2684   2001年 31 1920 2006年 51 2717 学校大事1月通过“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复评。?被评为“山东教育社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奖”。?校内园在全县幼儿园歌咏比赛中获中班、小班组第一名,并被评为全县唯一的优秀组织奖。?学校工会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授予“全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   2月被评为2005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授予博兴县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该校承担的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教育研究》结题。   3月参加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该校六件参赛作品均获一等奖。?学校计划生育工作细致有效,被县委、县府授予“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表彰。?学校被评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成玉丽等六位教师分获“博兴巾帼十杰”、“巾帼建功明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获博兴县人民政府表彰的2005年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德州教育局组织五十余名中小学校长到该校参观学习。   4月获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称号。?荣获山东省校本教研重点实验基地称号。?荣获2005年度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8日,国家、省发改委领导就学校发展情况到校调研、视察工作。?第六届体育节启动。29日,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学校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基会组织的希望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写作大赛中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学生10余人次分获特等奖、一、二等奖。?29日,县督导组评价该校班子成员务实、能干、创新,学校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齐全,文化氛围、教研气氛浓厚,干群关系融洽,教学成果丰硕,学校管理堪称一流。?该校参加全市机器人大赛获二等奖。?该校教师盖艳伟、郑海燕分别获得省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   5月学校被评为“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在国家教育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行动研究》重点课题会议上,该校幼儿园做了典型发言并被评为课题优秀实验基地,李爱珍等六位教师被评为先进科研个人。?第七届科技艺术节启动。27日,六一儿童节公开演出暨科技艺术节闭幕。?在“博兴新苗”评选活动中,该校幼儿园一名幼儿被评为“滨州新苗”和“双十佳新苗”、17名幼儿被评为“博兴新苗”、40名幼儿被评为“吉祥三宝”,一小幼儿园荣获“奉献奖”。?该校幼儿园26名幼儿的美术作品在“滨州市幼儿创新作品绘画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6月该校获全市数学创新竞赛优秀组织奖。?学校获“体彩杯”博兴县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县直组优秀组织奖。?该校张家璇、戴东雪同学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齐鲁小名士称号。?该校教师侯晓霞、张伟、赵晖共同荣获县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全省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该校3个节目获省级奖励、5个节目获市级奖励、10个节目获县级奖励,获奖节目等次及人次均创新高。?高桂荣校长教育思想专访在现代教育导报发表,引起强烈反响,郑杰、高锋、卢志文等知名校长纷纷撰文给予高度评价。?该校在全县综合治理和食品卫生检查中获检查组好评并在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   7月该校教师高红梅荣获全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8月顺利通过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复评,实现省精神文明单位6连贯。?该校教师高红梅荣获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班主任提名奖。黎强获滨州市创新校长称号。陈晓红获滨州市创新班主任称号。?该校幼儿园(校内园)荣获滨州市青年文明号单位。?该校参加全市英语风采大赛,28人次获奖,在全市名列前茅。?22日,该校三届三次教代会召开。出台通过了《评聘制度》、《支教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学校无缝隙、制度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9月该校孙秋生、张智勇、韩国栋、穆永强、李云霞等5位教师被评为滨州市学科带头人。?该校在全县“我讲我的故事”演讲大赛、“中华诗文诵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高晓莉等6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质课一、二等奖,杨坤等7位教师获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该校荣获渤海国际杯滨州市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   10月该校教师高红梅荣获滨州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穆永强等4名教师荣获县团队工作先进个人。?该校教师王磊在全省幼儿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该校幼儿园在全县幼儿体操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二届英语节启动。   11月该校刘浩天等6名同学创县首届校园吉尼斯记录。?该校三个中队荣获全国少先队魅力中队称号。?该校三处幼儿园在全县幼儿园督导中获好评。?高桂荣校长荣获2006年度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称号。?该校申报的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山东版课标教材与北师大课标教材的研究》通过立项。   12月山东省教育厅授予该校“首批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荣誉称号。该校王轩昂等75名同学在教育部、团中央、科技部组织的“节约在我身边---科学小调查”体验活动中获奖。 ?该校教师刘培军荣获全国“十佳班主任”。   ?该校赵立芹、孙清华、王玉莲、李顺玉等4名教师被评为滨州市教学能手。?中国教育报刊登高桂荣校长特稿《追寻理想的教育》。?本年度,该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获奖论文300余篇,学生7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2日,县教研室对该校进行了教学视导。该校听课优秀率居全县之首,也是唯一没有不成功课的学校。视导组用六个字概括了学校管理工作:“严谨、细致、高效”。 校长简介高桂荣:山东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中共山东省第七、八次党代会代表、市人大代表、滨州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市巾帼科技优秀工作者、市名校长、市骨干教师、市十佳教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市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市文明职工、市“巾帼建功标兵”、 市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10月参加了全国首批千名骨干校长培训班,2003年9月荣获山东省“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个人,2003年11月荣获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称号,2004年5月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5年12月荣获山东省首届年度教育创新校长提名。   她潜心数学教学研究,独辟蹊径,她创出的“情趣教学法”在全省推广;她曾5次在山东省数学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所写论文有二十余篇在《人民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一篇获省十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参与主持了二十余项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七项国家级课题,十余项省级课题通过鉴定,其中《地域特征与自然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设计策略》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获一等奖、《面向21世纪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等课题荣获国家级突出成果奖,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内外推广。   自担任校长以来,她大胆探索,勤于实践,锐意进取,立志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管理模式。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陆续播放有关她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的专题片,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集邮示范基地、全国红旗中队、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学校、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四十多项殊荣。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